古代姓和氏的严格区别

八字算命 阅读:398 2021-02-08 12:03:38 评论:0


 

古代姓和氏的严格区别,现在我们所说姓氏一词,在古代是不同的两词。姓产生在前,氏产生于后。那在古代姓和氏有什么区别了?在古代是怎样区别姓与氏的了?下面华人开运网就给大家细说下在古代姓和氏的严格区别。

古代姓和氏的严格区别

在古代“姓”代表氏族的血统,起源于母系社会,称为族姓,是为了区分血缘,防止血缘婚配而发明的相应识别标志。“氏”是古代贵族标志与宗族系统的称号,从夏朝中期开始“氏”成为“姓”的支系,表示功勋和地位。当时部落的大团体,裂变成了若干小团体,出于相互交往中识别的需要,这些小团体在得到新的居住地的同时获得了一种与地域有联系的新标志—姓。

历来以为中国人先有“姓”后有“氏”,事实上,姓、氏一直在混合使用,姓和氏的关系也在变化。传说和文献中出现的“氏”有上百个,最早的是***氏、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五龙氏时代,随后为钜灵氏、黄神氏、鬼隗氏、空桑氏、次民氏等22氏的循蜚纪时代,接着为辰放氏、蜀山氏、混沌氏、有巢氏、燧人氏、庸成氏等13氏的因提纪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最重要的是有巢氏和燧人氏。有巢氏教民架木为巢,掘地为营;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教人熟食,教民结绳记事。

先秦时期,女子称姓,男子称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姓氏便开始合而为一,由于形式固定下来,子孙可以永久使用,便于形成一脉相传的家族,血统源流线索从此变得更为清晰。中国人十分重视姓,养成了同姓聚居的习俗,许多地区流传着修谱联宗的习惯,在全国形成了无数的不等的同姓人群,以至后人探讨自己的家族史,很容易据此找到血缘所出。

姓氏,把一氏族的人与另一氏族的人区分开来,在一个氏族内部,为了区分彼此,出现了只属于个人标志的“名”。在社会交往中,无论哪群人在自己内部只用“名”就可以区分彼此,但若与另一氏族的人交往,仅称“名”还不足以表明自己的身份,把自己氏族的“姓”与自己的“名”结合在一起,才能清楚地表明自己,区别他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姓名又被赋予了许多新的内涵,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姓氏文化。

相关阅读推荐:中国姓氏的起源 中国古代贵族姓氏的分类 八字合婚的由来 

声明

1.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2.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3.本站整理的文章若有侵权,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