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惊蛰的来历

八字注解 阅读:228 2021-04-02 13:33:37 评论:0

对二十四节气不了解的人,听到惊蛰这个词可能会想到此前由杨烁、陈创等主演的年代谍战剧《惊蛰》,但其实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又称为启蛰,有句诗叫“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可见古人可以根据惊蛰这个节气来进行农忙。小编整理了二十四节气惊蛰的来历,供大家了解惊蛰。

惊蛰的养生之道


随着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现代人会根据二十四节气来养生,其精髓是顺应四季的变化,与天地阴阳保持协调平衡。而惊蛰也是需要养生的,一起来了解下惊蛰的养生之道。

一、惊蛰的养生之道

【润肺调肝,平衡作息】

惊蛰之后,天气转暖,人们的饮食应该清温平淡,并要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惊蛰养生的重点在于护肝健脾,清淡的饮食有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能起到护肝健脾的作用。

【温和天然,舒缓压力】

惊蛰时节常常会心烦易怒,这是阴虚火旺、火扰神明的原因,因此要遵循“添澹虚无、精神内守”的养生法。加强自我涵养,养成冷静、沉着的习惯。尽量少参加争胜负的文娱活动,多听音乐舒缓压力。

【穴位保健,益气健脾】

关元位于任脉,是每个人小肠的募穴,足三阴、任脉之会。具有培补元气、导赤通淋的作用。普通人在家可以通过仰卧找到该穴位,从肚脐处自己的四个手指并排往下即三寸,轻按有酸胀感即是本穴。

涌泉穴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是肾经的首穴。涌泉穴对于生殖系统疾病有着很好的防治作用,还能调节神经衰弱、倦怠感、失眠多梦等亚健康症状。卷曲脚趾时,足底的最凹陷处即是本穴。

二、惊蛰养生之饮食

【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

清淡的食物有助于自身的新陈代谢,推荐多食一些春笋、芹菜等对肠胃蠕动有很好效果的粗纤维蔬菜。油腻的食物尽量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葱蒜、胡椒也应少吃。

【多吃梨的等水果】

惊蛰时节乍暖还寒,人容易口干舌燥、外感咳嗽,而梨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将梨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等都是不错的方式。

【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

惊蛰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新鲜蔬菜,如:水萝卜、牛奶、鸭血、苦瓜、木耳菜、油菜、菠菜、芹菜、山药、莲子、春笋、鸡、蛋、等食物。

二十四节气惊蛰的来历


惊蛰呈现出万物复苏的景象,也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此时春雷乍响,惊醒了蛰居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因此常有“春雷惊百虫”之说,一起来了解下二十四节气惊蛰的来历。

一、二十四节气惊蛰的含义

昆虫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因此在惊蛰时节,蛰虫惊醒,万物复苏,天气转暖。根据科学文献《夏小正》记载到“正月启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二、二十四节气惊蛰的来历

惊蛰在历史上也曾被称为启蛰,到了汉朝,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这就是惊蛰的来历。

三、惊蛰三候是什么意思

二十四节气将每个节气分为三候,一候为五天,而每一候都有相对应的物候现象,称为候应。古代分惊蛰三候为“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其中一候所对应的花信为桃花,二候为杏花,三候为蔷薇。

古代诗词里的惊蛰


惊蛰是世间万物从寒冷冬季中复苏的第一声号角,不仅代表着春耕的开始,也鞭策着人们走出节假日的懒散,开始新一年的征途。古人的诗词对惊蛰也有很多描述,一起来看看古代诗词里的惊蛰。

《惊蛰·》吴藕汀

杏花村酒寄千程,佳果满前莫问名。

惊蛰未闻雷出地,丰收有望看春耕。

《秦楼月》范成大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

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玉炉烟重香罗浥。拂墙浓杏燕支湿。

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拟古·其三》 陶渊明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

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闻雷》白居易

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

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空余客方寸,依旧似寒灰。

《春晴泛舟》陆游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

声明

1.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2.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3.本站整理的文章若有侵权,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