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寒露风?寒露风有着什么影响?
八字注解
阅读:281
2021-04-04 12:51:15
评论:0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每次一过寒露,天气就开始变冷,寒风也开始来袭,而寒露有一个词叫做“寒露风”,以把寒露时节的风命名,可见风的威力,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寒露风到底是什么吧?

寒露风是南方晚稻生育期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每年秋季“寒露”节气前后,是华南晚稻抽穗扬花的关键时期,这时如遇低温危害,就会造成空壳、瘪粒,导致减产。
在北方冷空气不断南下的同时,常常带来明显的降温、大风和阴雨天气,影响南方双季晚稻和后季稻正常抽穗开花。寒露风天气主要有干型和湿型两种类型。
寒露风是由于冷空气南下或台风与冷空气共同影响下出现的一种低温、干燥(有时阴雨)、伴有较大北风的天气。主要出现在长江以南地区,对农作物生产危害很大。
寒露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继续下降,华南日平均气温多不到20℃,即使在长江沿岸地区,水银柱也很难升到30℃以上,而最低气温却可降至10℃以下(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原因,以上日平均气温或有所偏差)。西北高原除了少数河谷低地以外,候(5天)平均气温普遍低于10℃,用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衡量,已是冬季了。千里霜铺,万里雪飘,与南方秋色迥然不同。
寒露风是我国南方双季稻区晚稻生育后期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每年9一10月间我国大部地区处于夏季风向冬季风的过渡时期,时有冷空气突发南下,温度明显下降,使正处在孕穗、抽穗扬花及灌浆阶段的晚稻遭受低温危害,严重影响水稻开花、授粉及灌浆过程的正常进行,造成空壳、瘪粒,导致严重减产。长江中下游寒露风天气一般出现在9月中下旬,而华南地区常出现在10月.一般寒露风年份可导致双季晚稻空壳率达20%一30写,严重年份可达40%一70肠,甚至绝收。
低温影响水稻开花、授粉、受精和灌浆过程的正常进行,造成稻谷的秕粒率增加,稻穗轻,翘起,俗称“翘穗头”,寒露风对水稻危害的气象指标因水稻品种和发育期而不同。

什么是寒露风?
秋季冷空气侵入后引起显著降温使水稻减产的低温冷害。在中国南方,它多发生在“寒露”节气,故名“寒露风”(又叫“社风”)。寒露风是南方晚稻生育期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每年秋季“寒露”节气前后,是华南晚稻抽穗扬花的关键时期,这时如遇低温危害,就会造成空壳、瘪粒,导致减产。
在北方冷空气不断南下的同时,常常带来明显的降温、大风和阴雨天气,影响南方双季晚稻和后季稻正常抽穗开花。寒露风天气主要有干型和湿型两种类型。
寒露风是由于冷空气南下或台风与冷空气共同影响下出现的一种低温、干燥(有时阴雨)、伴有较大北风的天气。主要出现在长江以南地区,对农作物生产危害很大。
寒露时节的气候特点
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在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如果说“白露”是炎热向凉爽的过渡,“寒露”则是凉爽向寒冷的转折。寒露节气过后,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热气慢慢退去,寒气渐生,昼夜的温差较大,晨晚略感寒意,空气较为干燥。寒露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继续下降,华南日平均气温多不到20℃,即使在长江沿岸地区,水银柱也很难升到30℃以上,而最低气温却可降至10℃以下(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原因,以上日平均气温或有所偏差)。西北高原除了少数河谷低地以外,候(5天)平均气温普遍低于10℃,用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衡量,已是冬季了。千里霜铺,万里雪飘,与南方秋色迥然不同。

寒露风有什么影响?
寒露节气(10月上旬)前后,正值晚稻抽穗扬花时期,如果这时一连三天或二天以上日平均气温降至22℃以下,则会造成晚稻空壳、瘪粒,导致减产。因降温时一般都伴有偏北大风,当地俗称“寒露风”。寒露风是我国南方双季稻区晚稻生育后期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每年9一10月间我国大部地区处于夏季风向冬季风的过渡时期,时有冷空气突发南下,温度明显下降,使正处在孕穗、抽穗扬花及灌浆阶段的晚稻遭受低温危害,严重影响水稻开花、授粉及灌浆过程的正常进行,造成空壳、瘪粒,导致严重减产。长江中下游寒露风天气一般出现在9月中下旬,而华南地区常出现在10月.一般寒露风年份可导致双季晚稻空壳率达20%一30写,严重年份可达40%一70肠,甚至绝收。
低温影响水稻开花、授粉、受精和灌浆过程的正常进行,造成稻谷的秕粒率增加,稻穗轻,翘起,俗称“翘穗头”,寒露风对水稻危害的气象指标因水稻品种和发育期而不同。
声明
1.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2.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3.本站整理的文章若有侵权,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