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节气有什么讲究 芒种节气要注意些什么
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的芒种就要到了,不同的节气是有着不一样的风俗讲究的。在这天是播种丰收的日子,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关于芒种节气有什么讲究,芒种节气要注意些什么的相关内容。
芒种节气有什么讲究1
俗话说:“一到芒种,忙收夏种。”芒种一般在每年的公历6月6日前后,字面意思就是:忙着快收麦子,忙着快种稻子,因此“芒种”又叫“忙种”,是一个典型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9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每年的此时,中国大地大部分地区都已经进入了“大忙”的季节。夏收、播种、灌溉施肥,到处都是丰收和劳动的喜悦!芒种过后的气温会显著升高,雨量比较充沛,炎炎夏日已经到来。
我国古历法中,二十四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节气,芒种时节在小满和夏至之间,是处在转折期的一个节气,太阳将逐日靠近它在北半球运行轨迹的最北端,北半球白昼时间最长的日子也就要到了。
芒种这天的民间习俗主要有:煮梅、安苗、送花神、嫁树等。
1、煮梅
煮梅的习俗主要流传于我国南方地区,每年芒种时节的到来,南方的青梅也进入了成熟的季节。所谓煮梅,意思指的就是对青梅加工的过程,因为新鲜的青梅大多味道酸涩,很难直接入口,只有经过特殊的处理之后才可以食用。
2、安苗
安苗收到习俗主要流传于我国皖南一带,是一种农事的习俗,最早起源于明朝初年。
安苗,是一种百姓自发组织的祭祀活动。每年的芒种时节,百姓们都会聚在一起,由村长组织进行安苗祭祀,祈求风调雨顺,稻谷丰收。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不过随着世代的发展,这一习俗也已经基本消亡了。
3、送花神
从古至今,人们都喜欢花。“共醉风光地,花飞落酒杯。残春犹可赏,晚景莫相催。“一切美好的事物,人们都喜欢以花为喻。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也衍生出了迎花节和送花节的日子。
农历二月初二花朝节,就是迎花神的日子,此时春花即将绽放,而每年芒种时节,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所以民间就把芒种这天定位了送花神的日子。虽然这个习俗至今已经不再流行,但是在我国很多古书典籍之中,仍可见到不少关于送花神的描述,就如《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大观园中)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千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由此可见大户人家芒种节为花神饯行的热闹场面。
4、嫁树
嫁树的习俗主要流传于我国河北盐山一带,主要形式就是用小刀在酸枣树上划两下,寓意能够多开花结果。因为古时候的人们是靠天吃饭,主要以务农为生,靠土里刨食,所以,人们都希望年年都有好收成。而河北盐山县的特产是小枣,享誉全国,所以当地人就希望枣树早日开花结果,大丰收。
芒种节气有什么讲究2
芒种的“芒”,是指稻、麦之类有芒刺的谷物。
二十四节气中,由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 “四立” 和由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组成的 “两分两至” ,是八个基本的结构点。此外,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是以气温变化命名的。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这七个节气是以降水量命名的。它们反映的都是气象的变化。
只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这四个节气与大地有关。特别是芒种,名字直接来自农业生产劳动,这在二十四节气中是绝无仅有的。
芒种时节特别“忙”
在老百姓那里,芒种俗称“忙种” 。成熟后挺着尖尖的芒刺等待收割的麦子的 “芒” ,被“忙”代替,因为到了芒种实在太忙。
小麦一下来,短时间内必须收割、运输、打麦、晒麦、入仓,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人手,正如农谚所说: “三麦不如一秋长,三秋不如一麦忙。 ” 芒种时节,既是收割小麦的季节,又是播种谷黍的季节,忙收忙种,忙得恨不得多长一只手。
此外,芒种也分三候: “初候螳螂生,二候鹃始鸣,三候反舌无声。 ” 在这一节气中, 螳螂在上一年秋天产的卵破壳生出若虫,然后伯劳鸟开始在枝头鸣叫,反舌鸟(据说这种鸟会学其他鸟叫)与此相反却停止了鸣叫。
《红楼梦》中描写过按照上古风俗早起给花神们饯行的场面: “这日, 那些女孩子们, 或用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旆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 读这样的文字, 单想象那缤纷的场面, 都觉得精彩。
及时补水防中暑
芒种时节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天气更热,气温更高,湿度更大。所以各位小伙伴要注意及时补水,以防脱水和中暑。
尤其是即将参加高考和中考的广大考生和家长,更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饮食应以清淡、质软、易消化为主,如黄瓜、西红柿、牛肉、荞麦、豆类等,这些食物既能清热、防暑、敛汗,还能增进食欲;起居上顺应昼长夜短的季节特点,晚睡早起,中午小憩,少吹空调,适当运动。
芒种这天的忌讳主要有:忌刮风、忌打雷和忌剪头发等。
1、忌刮风
我国古人认为,芒种这天不能刮西北风,否则夏天就会发生旱情。
2、忌打雷
俗话说:“芒种怕雷公,夏至怕北风。”
我国古人在芒种这天最大的忌讳就是怕打雷。因为在芒种这天,小麦收获首先就是要进行晾晒,古时候小麦是用镰刀收割的,拿回来都是一捆一捆的小麦,如果下雨的话,小麦就很难晒干。
3、忌剪头发
忌讳剪头发的习俗主要流传于我们中华大地的***省基隆县,那边的人们认为,芒种时期如果剪理头发的话,就会不吉利。
芒种节气有什么讲究 3
芒果节气名称的字面意义及其对物候特征的总结一直延续到今天。《周丽》曾提到芒果种子:泽草生,芒果种子。这意味着在泽草茂盛的地方可以种植庄稼。《七十二集月令》也有这样一句话:五月节,据说有芒果的种子,可以种植谷物。这意味着大麦、小麦和其他芒果作物的种子已经成熟,急需收集。芒果节气仍然是民间田地播种最繁忙的时期,这与芒果节气候特征密不可分。
芒果的到来标志着仲夏的开始。每年分为四个季节,每个季节有六个节气,季节分为三个阶段:孟、仲、季,而芒果正好在仲夏开始。这可以从中国古代将芒果种子分为三个阶段:一个等候螳螂生;两个等候鹏开始唱歌;三个等待和对抗舌头是沉默的。在芒果节气中,前一年深秋产下的螳螂卵会因为感觉到阴气而破碎,形成一只小螳螂;喜欢阴的伯劳鸟开始出现在树枝上,感树荫下歌唱;相反,能够学习其他鸟类歌唱的反舌鸟会停止歌唱,因为它们感觉到阴气的出现。
仲夏气候复杂多变。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不仅炎热天气频繁,而且湿度高,天气闷热,都有高温天气的可能。此外,芒果的到来意味着一些地区将迎来大雨,许多地方将进入梅雨季节。如果芒果期遇到强风、冰雹等天气,会导致小麦等作物无法及时收获和储存,从而对产量产生一定影响。
因此,在芒种时期,与节气相关的娱乐活动很少,人们忙于收割庄稼。农业谚语:芒种很忙,小麦也在舞台上。这是对芒种时期农业活动的简单描述,中国南北民间也形成了各种相关的农业习俗。
安苗是安徽南部的农业习俗活动之一,始于明朝初期。每到种植季节,种植水稻,为了祈求秋收,各地都要举行种苗祭祀活动。每家每户都会用新的小麦面包蒸发,把面团揉成五谷六畜、水果蔬菜等形状,蒸熟后用蔬菜汁染色,祈求五谷丰收,村民安全。
每年的5月和6月是中国南方的李子成熟季节,人们在这一天都有煮李子的习俗。李子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对人体有益。然而,大多数新鲜的李子都是酸的,很难直接进口,需要在食用前加工,这个加工过程是煮李子。
此外,芒果也是送花神的日子。在古人眼里,一切花落,万物皆有灵。在唐代和宋朝,农历二月十二日被用作花朝节。在芒果时期,花期逐渐过去。古人认为花神已经退位了,所以他们会为花神举行告别仪式,并期待花神明年春天的到来。南朝学者崔灵恩曾在《三礼义宗》中记载:五月的芒果是节日,所以他们可以在说话的时候种上芒果的山谷,所以他们以芒果的名义举行告别花神会。
以上就是关于芒种节气有什么讲究,芒种节气要注意些什么的相关分享,仅供参考。我们在不同的节气是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的,但每个地方的习俗都是不一样的,大家理性看待。
1.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2.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3.本站整理的文章若有侵权,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