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相什么时候开始算 生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算
你说过年吧,多热闹!大年初一噼里啪啦放鞭炮,吃饺子,穿新衣服,大家见面都说“新年好!”,感觉这一天就是全新的开始。家里的老人小孩,都觉得过完年就长了一岁,自己的属相好像也跟着“升级”了。比如去年是兔年,今年龙年,你过了大年初一,大家自然而然就觉得你开始“属龙”了,对吧?这多顺理成章啊,多符合咱们老百姓过日子的直观感受啊!你看那些贺岁节目、生肖邮票,可不都是跟着大年初一走的吗?你在大年初一之前出生,哪怕就早了一天,那还是属兔的;大年初一生了,或者之后生的,就理所当然地属龙了。这就像一条清晰的线,咔嚓一下,新的一年,新的属相,多干净利落。
可偏偏,就有另一种说法跑出来搅和,说什么属相不是按大年初一算的,而是按立春!哎呀,这下好了,把事情弄复杂了。你想想,立春这日子可不像大年初一那么固定,它每年在公历的2月4号左右晃悠,有时候在大年初一前头,有时候在大年初一后头。这立春一出来,那些生日正好夹在立春和大年初一中间的人,就彻底懵圈了。
那为啥又说要按立春算呢?这说法听起来有点“专业”,跟咱们平时过年的感觉不一样。据说啊,这跟咱们国家最古老的计时方法——干支纪年有关系。你想想,甲子、乙丑、丙寅、丁卯……这六十个一组的循环,用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这干支纪年,它是跟着太阳走的,跟季节、节气关系更紧密。而立春,正好是二十四节气里的头一个,它标志着春天的开始,也标志着一个新的干支年的开始。
咱们常说的农历,其实是个阴阳合历,它既考虑了月亮的周期(所以有朔望月,有闰月),也参考了太阳的周期(所以有节气)。但用来算命、看日子、排八字啥的,特别是确定年柱(也就是你出生的干支年),那可就得看立春了。因为你的年柱决定了你命盘的基础,而年柱的更迭,就是发生在立春那一刻。那些算命先生、懂点周易命理的朋友,他们跟你说属相,多半是按立春来的。他们觉得,这才是历法上真正意义的“年”的起点。
所以你看,这就有了两种“年”的起点:一种是咱们老百姓普天同庆的农历新年(大年初一),另一种是更偏向历法、命理,跟着节气走的干支历新年(立春)。属相这玩意儿,它既是咱们日常生活中一个简单的记岁符号,又跟古老的干支纪年体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你说它到底是给谁服务的?是给咱们老百姓热闹过日子服务的,还是给那些需要精确计算天干地支的人服务的?
也许啊,这两种说法并存,恰恰说明了咱们文化的一种包容性?或者说,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历法、不同习俗互相融合又各自保留的结果。大年初一作为新年的起点,是社会功能、文化认同、普世庆祝的体现。你过了年,大家都觉得你大了一岁,这是一种社会年龄和社会身份的更新。而立春作为干支年的起点,更多是自然规律、历法系统、以及基于此发展起来的命理系统的内在逻辑。
我有个朋友,她就是腊月里生的,但那年立春特别早,在腊月二十几就立春了,可还没到大年初一呢。按大年初一算,她得属上一年的那个生肖;可按立春算,她就属下一年的生肖了。每次别人问她属啥,她都得解释半天,或者干脆说个大家习惯听的,避免麻烦。她就觉得挺拧巴的,感觉自己像个“跨年”产品。你说她到底该算哪个?哎,想深了真是头疼。
其实吧,往简单里说,如果你只是平时社交、聊天,或者过年时逗小孩玩,那按大年初一算,没毛病,大家都懂,图个热闹。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记法。但如果你要较真,或者涉及到一些传统的命理、风水啥的,那大概率得掰扯清楚立春那个点。毕竟,那些老祖宗传下来的推算方法,都是基于干支历来的。
这事儿就跟问“一天的开始是凌晨零点还是鸡鸣头遍”似的,看你从哪个维度去理解。属相或者说生肖,这个简单的符号背后,牵扯出的是复杂的历法体系、不同的时间观念,以及人们在生活中对时间、年龄、命运的不同感知方式。
所以,你问我属相到底啥时候开始算?我只能说,看语境吧!看你问这个问题是为了啥。是为了过年热闹,还是为了排八字?是为了跟朋友开玩笑,还是为了研究传统文化?它可能没有一个绝对唯一的标准答案,或者说,它同时存在着几个答案,满足着人们不同的需求。这不也挺有意思的嘛,一个简单的属相,藏着这么多学问和故事。就像咱们中国文化,看着挺简单,里面门道多着呢。你不去细想,它就是个过年的符号;你掰开了揉碎了看,嘿,能看到历史的影子,能看到古人对宇宙时间运行的理解,甚至能看到现代人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找平衡的那些小纠结。挺活生生的。
1.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2.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3.本站整理的文章若有侵权,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